案例一![]() 心内科护士长发来的不良事件:患者张大娘,急性心衰入院,医嘱给予一级护理。责任护士小高入院评估完毕后,给予患者身份识别标识腕带的佩戴。次日早晨,护士长查房,发现患者佩戴腕带的手腕部皮疹、红肿,患者诉昨晚腕部瘙痒,以为是蚊虫叮咬,自行抓挠解痒所致。护士长急忙解下腕带,联系皮肤科大夫会诊,诊断为皮肤乳胶过敏。给予局部碘伏消毒,涂抹氟米松软膏,嘱患者不可抓挠患处。当天下午,患者手腕部皮肤好转。 案例二某论坛网友:求助!外科手术医生对"乳胶手套"过敏怎么办? 网友宇文轩:我的一个同事干普外科的,对"乳胶手套"过敏,由于长时期的反复接触,双手已经患有“接触性皮炎”每次戴乳胶手套后,皮肤就发红,干糙,苔藓样变。外用"尿素"软膏也只能控制症状。反反复复.....大家还有没有可以做手术的时候能避免让双手和手套接触的比较实用的方法???还有就是不可能因为这个而"换岗"吧。要是能"脱敏"的话?具体的是方法怎么样???感谢...... 网友ptgg:哪位同行有没有治愈的方法,有的话千万上来通知一下,好多兄弟姐妹们都为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哟! 网友wendynan:我做实验就过敏,还以为没事,天啊,不要因为这个就不可以学外科吧? ![]() 过敏原是什么?乳胶蛋白,产自一种热带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目前已从分子水平证明存在13种天然橡胶、乳胶变应原,并命名为Hea b系列,其中大多数已通过DNA重组技术得到克隆和表达。现已确定Hea b1、b3是先天性脊柱裂患者乳胶过敏的主要变应原,而Hea b2、b5、b6.01、b13是医务人员乳胶过敏的主要变应原。 临床主要的乳胶制品乳胶手套、导尿管、胃管、引流管、注射器推杆上的橡胶塞、输液瓶口的胶塞、输液器及输血器滴斗上的胶帽、PICC导管、听诊器胶管、血压计内袖带、止血带、采血管的胶塞、采血针上的胶套、血氧饱和度探头内垫、接尿器的接尿斗、肝素帽、面罩、乳胶腕带、新生儿科乳胶奶嘴等等。 如何预防乳胶过敏?1、如何防范医务人员乳胶过敏: 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乳胶过敏筛查。 2016美国《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第14条乳胶敏感或过敏,标准 :14.1 在医疗卫生机构应最大限度降低接触乳胶的机会。 14.2 应该为乳胶敏感或过敏的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不含乳胶成分的个人保护用品(PPE)、设备和用品,并在患者护理时使用。 2、如何防范患者乳胶过敏 (1)熟悉各种医疗设备的成分 美国2016《静脉治疗实践标准》1.4实施细则E条款规定,使用前应核对医疗装备、设备、和用品上的标签,确认是否存在乳胶,这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所规定的产品贴标签的一个组成部分。 (2)医护人员加强评估 美国2016《静脉治疗实践标准》1.4实施细则F条款规定对患者的乳胶敏感性进行评估,为防止无意中将婴儿暴露于乳胶敏感环境下,对母亲进行乳胶过敏评估。在患者的医疗病历报告中记录发现的结果并将乳胶敏感或过敏的阳性筛查结果通知其他参与患者护理或加入到患者护理计划的机构,教育患者如何避免暴露于乳胶环境下。 (3)仔细阅读各种医疗产品的说明书 医疗器械中很多组件是由橡胶、乳胶等材质构成,使用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下图是部分含乳胶材质物品的说明书。 ![]() 笔者查看的很多物品中虽然含有乳、橡胶组件,但是,说明书中并没有提及评估过敏史,可见很多医用材料企业并没有重视乳胶过敏这一现象。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调查,一般人群中约有1%-6%对天然乳胶过敏,而经常接触天然乳胶手套的医务人员则高达8%-12%。但这种物质过敏还未引起国内医务人员的重视。工作中对患者评估时一定要加上这一史,遇到这样的同事或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必要时采用斑贴试验筛查过敏人群,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文献 |